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详细的发布和精彩的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积极的提问。希望媒体朋友们高度重视本次发布会所发布的新闻信息,大力宣传报道好今天发布会的各项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和亮点,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好古城区各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效,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感谢和秀芳女士的讲述。


刚才,阿辉区长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未来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作了发布。其余各位发布人就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推动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建设世界旅游文化名城、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等媒体关心的话题做了回答。正如阿辉区长所介绍的,十年来,古城区各族人民、各行各业砥砺前行、团结奋斗,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古城实力不断增强、古城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古城魅力得以彰显。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不忘初心,方能前行,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党员,宣传丽江文化的讲解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把木府这部厚重的史书介绍好,给客人一瓢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把一个团带好不难,难的是把每一位游客都服务好,让游客慕名而来,满意而归。做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丽江民族文化宣传大使。做好丽江最靓丽的名片,讲好丽江的故事是木府讲解员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木府人任重而道远,木府50位讲解员已做好充分的准备。


谢谢大家!

一个只有32万人口,却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民族,它的生命力来自哪儿?来自它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金矿会枯竭,但文化会使一个民族繁荣昌盛。


丽江的文化犹如一滴水,从木府出发,流入金沙江,经过全国各地漂洋过海走向世界,让丽江的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因此丽江也成了世界的丽江。


给客人一瓢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带好一个团不难,难的是把每一个团都带好。面对游客的认可和点赞,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越发有意义,激励自己一次比一次讲得好。木府游览区域大,沿中轴线讲解一趟需要一个小时,如果要走完整个木府,游览时间则不会低于1个半小时,每天至少接待三批游客,寒暑假期间通常一天下来,忙得顾不上喝水,嗓子嘶哑说不出话来,但是,哪怕我的讲解一次只影响一个人,让他开始了解纳西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我就会很有成就感。不过我们讲解的还只是自己最熟悉的部分,博大的文化是永远都学不完的,我们抓住每一个时间间隙,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原本游人如织的木府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们重整步伐,把工作重心从讲解服务转向培训学习,学习内容涵盖人文、历史、文化、经济、宗教等,木府讲解员正在民族文化这艘大船里茁壮成长,为旅游市场的回暖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8年,来自古都西安的游客王先生看了《木府风云》后,专程到丽江参观木府,我全程为王先生讲解,讲解完后,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当场为我写下了《你是盛开在玉龙雪山下的一株茶花》,他在诗中写道:你是玉龙山下的女神,你是丽江一个小小的村丫,为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故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芳华。木府是丽江的骄傲,是丽江的文化瑰宝,每一次面对游客,收获到赞美和肯定,心里就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特别是游客对我讲解的认可,就是我坚持的动力和力量。


我们将丽江历史上优秀的文化介绍给游客,让他们切身感受丽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魅力,让每一位走进木府的游客慕名而来,尽兴而归,通过木府打开一扇窗户,把丽江的山川胜景传播到五湖四海。

从学者杨福泉、周智生等人组织的一次游客问卷调查结果看到:木府是海内外游客在丽江文化旅游过程中最满意的文物参观景点,特别是木府讲解员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本土历史文化知识修养,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木府承载的不仅是纳西族的千年发展历史,更多的是民族文化基因,做木府的讲解员其实并不容易,既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死记硬背。如何让游客漫步木府,在感受“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建筑艺术所营造的木府氛围的同时,还可以近距离了解纳西族政治经济、宗教民俗、家规家训等历史文化脉络,而且讲解也要因人而异,我们直接面对的是不同的参观群体,要足够了解客人的年龄、身份及兴趣,选取不同的讲解路线,挖掘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并用最精炼有趣的语言进行讲解,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带领大家感受木府独特的魅力。我们通过讲述木府的兴衰来看滇西北各民族的砥砺、交融、发展,让世人通过一座有形的木府来了解纳西族半部民族史,木府是讲述丽江故事最好的载体。如果没有云集过刀光剑影的历史风云;没有产生过驰骋天下的英雄豪杰,没有上演过沧海桑田的人间悲喜剧,木府就只有建筑学上的意义。历史不应忘记,但需要以某种载体来说明;建筑、遗址、书籍、文物等,木府就是我们借以向世人说明丽江历史脉络的最好载体。


2012年《木府风云》热播后,跌宕的剧情和浪漫的民族风情使得木府迎来了客流高峰,最多的时候,一名讲解员一天要接待五批客人,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和各式各样的提问,有时深感对于本土文化知识储备的不足而惭愧,为了更好的解读木府、宣传丽江,我和我的同事们不断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田野调查、凝练笔记等多种方式,更全面、细致地了解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发展史、兴衰史,文化不仅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我们以木府为起点,“走出”的范围辐射到历史上纳西文化影响的整个区域。我们曾多次沿着徐霞客进丽江的足迹,在一次又一次的寻访中,历史的流光碎影串成了一条线;我们踏访大理州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去寻找关于丽江前世今生的答案,作为木府的讲解员就是一部纳西族历史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我们希望游客在木府,不只是参观一座土司府,而是了解整个丽江。也在数次的“出走”中,看到了不同地区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所做出的努力,也在数次的“出走”中,体会到了文化寻根和收集撰写的艰辛。

木府是丽江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是展示丽江文化的一个窗口,除巍峨屹立的建筑群以外,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依靠细致的讲解才能让游客了解,木府的义务讲解服务,在丽江一百多个景区中亦属首创,虽增加了木府运行成本,却收到了成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宣传丽江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向世人诠释了最有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旅游是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是文旅结合的典范,我们木府亦是以这样的方式,为逐步兴起的丽江旅游热潮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为文化宣传尽绵薄之力。


1995年我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当年就考取了全国导游证。1999年,木府面向社会招聘,我以优异的成绩从50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木府第一批讲解员。我是纳西族,从小就听长辈们给我讲木老爷的故事,很早就与木府结下了不解之缘,能植根于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为中外游客讲述丽江的故事,我很自豪。在木府从事讲解工作的23年里,我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外宾接待任务,向无数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木府,2011年1月我曾被丽江市人民政府授予“丽江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木府的讲解员和秀芳,从事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已经有23年,今天,能作为文旅工作者代表在此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择一业,终一生,勇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发扬工匠精神是我对工作的承诺。


感谢木秋琴女士的讲述。


下面,有请丽江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和秀芳女士讲述她的十年奋斗故事。

现在我们公司已经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无时无刻不在为丽江的跨越式发展贡献着力量。丽江这十年是飞速发展的十年,是越来越好的十年,我为能够见证、参与、亲历这十年的发展而自豪!作为投控集团的一员,我为身上的这件环卫服而骄傲!


谢谢大家!

通过在公司搭建的平台不断的学习,我发现同事们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大家选择的是主动出击,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国有企业的担当精神。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公司12名党员主动请缨,加入到武汉籍游客安置点丽江宾馆服务保障工作中。之后,高中风险地区来丽人员的隔离点服务保障工作,也一直是由我的同事们完成的。另外,公司先后共有18名党员主动请缨前往瑞丽参加民兵,支援边境疫情防控工作。今天,我们不再是十年前只会扫大街的环卫工人,我们已经成为了一支正能量满满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面,我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回望这十年,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在公司职工中大多数都是农民工,还记得刚来到公司的时候,很多人不识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始终把“职工书屋”的建设工作放在心上,积极向上级单位请示汇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打造了集“妇女之家”“青年志愿服务站”“支部党员活动室”“职工便利阅读书屋”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同时把工会办公室设在“职工之家”里,与职工零距离、面对面的沟通,及时帮助文化层次低的职工学文化知识,从“一本书、一杯茶”的一线工作法中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项与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研讨解决。

见证这十年,管理工作走向精细化


十年前,我对我的这份工作的理解就是简单的扫扫地、倒倒垃圾,但经历了公司一系列精细化管理的及相关工作的开展,让我完全改变了对这份工作的认识。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我们傻,扫个马路何必这么认真,但是通过组建“路长”“河长”“园长”“厕长”工作组,进行保洁人员及路段服务改革,实行“责任到人,包干到组”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扩大路面使用机械清扫清洗的作业范围,增加作业频次,加强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的清理,加大巡回保洁频率等一系列措施,我看到的是我们的街道比以前更加整洁了,我们的环卫工作考核也从传统的“用眼看”转变为了现在的“定量、定性、定位的”综合考核,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流程。


栉风沐雨,披星戴月。一直以来,我和同事们坚守岗位,只为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洁净、更加美丽。在丽江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园林城市,以及丽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们扮演着“城市美容师”的重要角色!作为一名“城市美容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丽江的花更美了、草更绿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了。

参与这十年,我是一名“城市美容师”


这十年以来,我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在“城市美容师”这个岗位上。城区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甚至小到一个烟头都是我们的工作范围,守护好丽江这座旅游名城的环境与卫生,就是我们的职责。我和同事们每天凌晨4点起床,清扫大街、洒水除尘、收运垃圾,不畏严寒、不畏酷暑。十年前,保洁工作完全靠人工,我和同事们总是不停的舞动着扫把与铁铲,数不清有多少次汗湿了衣服,也数不清有多少次用三轮车将一两百斤的垃圾运到垃圾点。十年过去了,我身边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工具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投入到了保洁工作中,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把看似简单的保洁工作做得更加精细。

多年来,我们公司本着党建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成立了专门服务于古城公厕的“123党支部”,即以“一颗红心、两把刷子、三块抹布”为服务精髓的基层党组织。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也有幸被选为了123党支部的书记。支部成立以后,我和同事们一起研究、探索和改进,经过努力摸索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操作流程、检查标准和考核评价的体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来,大研古城的公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无水无电、单凭嗅觉就可以准确找到的旱厕,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零触碰智慧厕所”,实现了开门、关门、冲水、洗手全自动。洁净卫生、舒适典雅的第四代公厕已经成为了许多游客拍照留念的打卡地,公厕的管理标准和操作流程也成为了许多服务行业效仿的标杆。


亲历这十年,小公厕蕴含了大文明

2008年,我入职丽江大研古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担任星级公厕分公司组长一职。在此之前,我曾就职于丽江一家知名的五星级酒店,任区域主管。

刚刚改行的时候,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很不理解,为什么放着五星级酒店的好工作不做,要去古城保洁公厕?起初,听了这样的话,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是我转念一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能够把看似平凡的工作做得比别人好,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作为组长的我就从保洁员的仪容仪表、操作流程着手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要求员工盘头发上班,抹布要干湿分离等等。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脚踏实地,精益求精。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古城区投资控股集团的职工木秋琴,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丽江这十年,自己的故事”——《投身城市服务,建设美好古城》。


感谢田桂平先生的讲述。


下面,有请古城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古城区投控集团大研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木秋琴女士讲述她的十年奋斗故事。

四、家乡十年巨变,人生十年蝶变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有幸见证和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40余载的光辉历史,也亲历了我们的农村由穷到富,由脏到美的转变,更幸运的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一直奋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今天回顾丽江十年来的发展巨变,回顾家乡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骄傲和自豪,让我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此时,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欣赏一路过来的风景,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感想,谢谢大家!

我们还有序推进示范村、示范户的创建工作。我们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开展创建工作,通过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户,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今年七河镇计划打造5个精品示范村和12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现在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群众和极性、参与性很强。这五个精品示范村都各有特色,又有共性,都基本具备农文旅融合发展条件的乡村特色村寨,相信年底可以初见成效,到时欢迎各位朋友到我镇参观指导工作,相信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牢记使命,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6月,组织安排我担任七河镇乡村振兴办主任。在新岗位上,我深刻认识到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是又一场大考,绝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思想。


我们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检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每月村镇两级要对辖区内因病、因贫、因突发意外发生致贫风险的农户、各行业部门反馈的预警户和“政府救助平台”反馈的农户逐户入户核实,分析研判、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资金并及时上报区级。通过一月一研判,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困难,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另一方面,贫困村组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我们投入了数千万的扶贫资金用于山区道路硬化、饮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配备卫生室等,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明显增强,每当看到或想到我们贫困群众的生活在慢慢变好,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的改善,2020年又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感感觉辛苦的付出是值得的,心里真得感觉很甜。


一方面,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升。破旧的房子变成了安全舒适的家,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孩子能安心的在学校读书,家里猪牛羊成群,老百姓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山区村委会的李文伟户,家中三个人,户主李文伟今年60岁,是党员,身体健康,妻子双目失明丧失劳力。儿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每周需到市医院透析两次,家庭十分困难。通过产业、医疗的帮扶,现家里的品种牛共有5头,产业扶贫项目提供的木梨、中药材长势喜人,每年收入很可观,医疗帮扶也很给力,透析的费用也降低了,每次只需15至20元。他家由原来的绝望到现在的充满信心,正在极积争取肾源早日换肾。还有一户户主叫和金贤,家中5口人,包括两个70多岁的老人。和金贤本人残疾只有半劳力,还要照顾一个离异回家的姐姐和正在准备上大学的侄女,家中没有独立的住房,一直和兄弟家挤在两间平房内,收入微薄,无力支撑家庭,即将上大学的侄女甚至面临上不了学的困境。通过住房、教育和公益性岗位等帮扶措施,现在他家住上了新房子,大学生也顺利毕业就业,姐姐在医院找到了做护工的工作,家庭发了翻天履地的变化。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二、组织信任,勇担脱贫攻坚“先锋队”。


2016年,我在云南省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招录公务员的考试中被录取,很幸运,组织安排我负责中国当代最伟大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七河,从2017年到2020年底我们一共开展了8轮的动态管理,共组织召开镇级脱贫攻坚工作会议90多次,村组两级的贫情分析会、户主会等1100余次,业务培训30余次,对镇内133个村民小组的5031户农户全面遍访了8次,定期对国办系统的上万个指标录入、维护,归档各种入户材料、帮扶资料、整改材料10万余份,实施数千万的扶贫项目等工作。脱贫攻坚工作量巨大、每一项工作都要求精准无误,辛勤付出背后,带来了显著的成效。


一、组织召唤,回乡当好群众的“领路人”


2010年4月,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我毅然接受党组织的召唤,回到七河镇五峰村担任村干部,服务家乡。服务村民的这些年,落实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土坯房已变成了如今的小洋房(据统计,全村400余户中,有300多户盖上了小洋楼),全村70%的农户拥有自用小轿车,村村户户通了水泥路,城里的公交车也开通到村里,家家户户的生活垃圾由统一的转运车运送处理,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领“养老金”,到医院看病有医保报销,村里就有学校、超市、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可以说,农村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同大家交流我在基层工作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农村工作者,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有幸见证了丽江这十年的发展巨变,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有幸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回想过去自己这十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回望丽江这十年来取得的发展巨变,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对丽江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感谢孔维东先生的讲述。


下面,有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田桂平先生讲述他的十年奋斗故事。

在丽客隆超市的发展规模、商业拓展、供应链拓展等方面取得质的提升的背后,有党支部和团队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奋斗,更有丽江市委、市政府对本土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


在未来,丽客隆超市党支部和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带领公司取得更好的成绩,回馈社会,做老百姓发自心底认可的“好邻居”!


在本次发言的最后,再次十分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给我的这次上台代表丽客隆超市发言的机会,谢谢大家。

十年来,丽客隆超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自2015年开始,丽客隆超市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销售帮助挂钩扶贫点和其他生产加工区域的农产品、被动销售已产出的农产品,发展到如今主动对接农村村集体实现定向种养殖和品项种养殖要求,真正实现了从帮农到助农,从扶贫助农到振兴农业,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2016年,丽客隆超市成立了党支部,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带动全体职工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捐资助学、关爱福利院老人、关爱贫困员工、夏日送清凉和无偿献血等活动。自2012年以来,我们秉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超市员工从一开始的一百多人,到如今拉动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上万人的发展,同时动态吸纳数名导购和兼职人员就业,解决了千余人的就业难题,同时,我们还主动吸纳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与他们携手共济、共同发展。面对常态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了营造让顾客放心、安心的购买环境,丽客隆超市始终压紧扛实自身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在“严格进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商品消杀、冷链食品安全、物资供应”等方面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同时不断从供应链控制、自身货物储备、对外采购能力等方面持续强化自身的应急保供能力,全力保障民生供应,到关键时刻全力保障丽江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最大限度备足民生所需商品,全力保障蔬菜、肉类、粮油等物品供应,全力稳住价格,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


十年来,丽客隆超市坚持全面拓展业务,形成市内市外、线上线下、产业服务联动的全产业链。自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建立了玉龙县拉市镇蔬菜基地、金山莲湾仓储配送中心、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产业基地,获得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颁发的“无公害产品”证书,真正为顾客提供“产地直达”的无公害生态农产品,建立了自己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方位实现对所有连锁店的配送服务。建设玉龙县商业广场,总占地39亩,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打造集超市、餐饮、教育、住宿、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积极探索线上销售渠道,在2018年成立线上商城,实现了线上购物、线下服务,后又陆续开通了美团、京东等线上平台,实现了全方位服务。积极打通与义乌、福建、浙江等各大省份、各大城市大型生产企业的连接,实现了产销对接。

十年来,丽客隆超市产值从5千万上升至近5个亿,实现近十倍增长。2012年,丽客隆超市只有3家门店,到今天已有11家门店,门店多点均匀分布,零售营业面积超4万平方米,零售服务基本覆盖丽江市古城区,零售范围覆盖生鲜、食品、百货、洗化、服饰等方方面面,为丽江本地居民提供上万个单品,对每一个单品,坚持“精选供应商、海量进货、每日核价”,并且一律不进保质期过半的商品,对保质期临期1/4的商品进行出清处理,用实际行动为保障丽江人民生活水平贡献力量。


丽客隆超市于1998年成立,至今已稳步走过23个年头,回望2012—2022这十年,丽客隆超市得益于丽江飞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和广大市民朋友们的鼎力支持,一路茁壮成长,在发展规模、销售体系、疫情防控贡献、企业政绩、线上销售矩阵、商业拓展、供应链拓展、公益扶贫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丽客隆超市的副总经理孔维东,非常感谢丽江市委、市政府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作为丽江企业家代表站在这里发言。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阶段发布。有请古城区行业代表讲述他们的十年奋斗故事。


首先,有请丽客隆超市副总经理孔维东先生讲述他的十年奋斗故事。

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也感谢发布人的推介。


我们稍事休息五分钟,一会儿进入第二阶段发布。


好的产品和服务与市场环境优化紧密相关。在优化提升市场环境中,我们将以游客安心、放心、舒心为导向,实施旅游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加强旅游监管,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完善旅游投诉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形成快查、快处、快反馈的长效机制,实现5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办结率100%。督导市场经营主体履行30天无理由退货承诺,巩固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果,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倡导文明旅游,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的信用管理,构建全域旅游监管新格局。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红谷坡地艺术区、徐霞客文化旅游产业园、丽江古城文化产业园区、金茂丽江创意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步伐;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束河古镇为中心,着力建设和打造“中国·丽江婚纱旅拍基地”,促进旅拍产业发展;研发有特色、可推广的旅游伴手礼产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一批沉浸式体验型旅游演艺项目。

开发新兴产品的同时,需要做好核心产品内涵的提升。我们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到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并重。以“科技+文化遗产”为途径,运用数字化技术,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品质筹办古城区非遗文化节,进行民族服饰展演、推广纳西传统服饰旅拍、举行“非遗”饮食文化展等系列活动,为非遗项目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开展“非遗进旅企、旅企推非遗”活动,提升丽水金沙、“黑龙潭歌会”“热美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演艺品牌影响力,打造古城区非遗IP形象。


在开发新兴产品业态方面,我们将依托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等现有的知名景区,努力提高景区承载力和丰富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以文化创意和科技技术赋能东巴文化,继续发挥高A级景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建设一批融入自然、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游客青睐的半山酒店、国际知名品牌酒店等高端住宿设施;规划建设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完善沿线观景平台、营地、旅游驿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徒步旅游路线建设,发展探秘自然、文化体验、亲子互动、户外拓展等研学类旅游产品,创建研学科普示范基地;打造全国性文旅融合发展研讨的“大研基地”,树立“非遗文化周”品牌、会展研学名片,增加高端旅游业态供给;发展乡村旅居、休闲农业、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出台“云南人游古城”吸引措施,开发一批“本地周边游”“田园亲子游”“沉浸体验游”乡村旅游线路。

古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唐天浩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舍不得的丽江是世界的丽江,而古城就是您心中的诗和远方。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擦亮古城区旅游金字招牌,让古城成为遇见美好的代名词,是我们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在推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我们将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核心,深入实施全域5A、文化赋能、空间整合、数字文旅、内外循环的旅游转型升级五大战略,构建“一核引领、两廊联动、五区集群”的空间布局,从开发新兴产品业态、提升核心产品内涵、优化提升市场环境等领域入手,分片分期系统构筑古城区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旅丽江记者提问:在刚才的发布词中,发言人提到古城区要推动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今后,我们将持续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全域党建示范引领工程,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为古城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四是围绕中心,有效发挥组织优势。紧紧围绕“一城五区”定位,把服务中心、争创一流作为党建工作的总要求,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助力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征地拆迁等重点难点工作,有力保障项目建设。率先在核心景区建立旅游先锋联盟,形成抓旅游党建合力,在服务游客、旅游转型升级一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志愿服务之家,深入推进“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大研街道七一社区和新义社区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文林村探索出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好模式;北门社区建成了本地居民和新丽江人“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的和谐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百花齐放。推行基层治理网格化,“智慧码”覆盖主城区,束河夜话、协商在基层搭建了有事好商量的协商议事平台,“红色物业”托底老旧小区管理,“五心服务之家”打通廉租房小区服务管理瓶颈,一些社会难点问题被逐步破解,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更为高效。


三是精准施策,提升全域党建质量。始终把全域党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在农村,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和驻村工作队作用,贫困村、贫困户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结合“万名人才兴万村”“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等,回引77名优秀人才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居)委会主任助理,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城市,坚持旅游区、居民区、商业区、开发区“四区驱动”、多元融合,推动社区党建、行业党建和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打造了“七星拱月▪四商成金”商圈党建、“工地党校”等一批城市党建品牌,古城区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省级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示范市”。在机关,以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探索推行特聘组织员等制度,深入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创标”行动,机关引领和带动各行业争先进位,党员干部精气神明显提振。在企业,聚焦抓改革、促发展,完成区投控集团组建和党建入章工作,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入融合,星级旅游公厕“123”党支部和木江胡、木润华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基层实践中涌现。

二是强基固本,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采取“点菜下单”方式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织密建强,621个党组织全面完成达标创建,6个党组织荣获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坚持教育管理党员从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实,党旗在疫情防控、创文巩卫等重点工作一线高高飘扬。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村干部队伍,村(社区)“两委”成员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在全市率先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进一步激发村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一是深学笃行,夯实思想政治根基。区委常委会、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上率下,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示范带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筑牢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常态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行“区级领导5件事”“部门3件事”,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整合辖区红色资源,着力建设“八大教室”,为区内外教育培训提供多元化阵地,得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七指导组高度评价。

中共古城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吴少翔部长回答: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古城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关心与关注,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过去十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古城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抓基层、强基础,着力补短板、扬优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刚才,阿辉区长提到了过去十年古城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建引领,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请问,古城区在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古城先锋方面的主要做法有哪些?谢谢。


三是推出了一批落实基层减负的举措。自启动基层减负工作以来,我们积极探索采取了很多务实管用的措施。在精简会议上,制定印发《古城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若干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区级会议“五条措施”》,实行“全区性会议精简合并、每月1至3日集中召开、1小时会议、5分钟汇报”的“135”会议制度,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不搞层层陪会,做到了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在精简文件上,实行年度发文计划,减少非必要发文数量,自2020年以来,以区委、区委办名义下发的文件,较2019年均压减50%以上。在考核评价上,注重分级分类,除有明确要求外,其他考核事项一律不要求基层准备台账资料,一律不要求基层进行汇报,通过日常工作落实情况、重点任务督查情况进行打分,减轻了基层的负担。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

二是推出了一批惠企便民服务的举措。坚持靠媒体前站位、优化服务,根据企业所想所盼精准出台《古城区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坚持助企纾困、共渡难关,拿出真金白银为近300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放奖补资金,设立信贷引导资金帮助企业“调头、过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强化数字赋能,开发“惠企直通车”小程序,企业扫码可精准推送各级扶持政策措施,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坚持化繁为简、便捷高效,创新开展“局长陪您办”,开设民族特色服务窗口、“办不成事”窗口,在全省率先实行“5+2”便民服务,计划年内推行24小时自助服务,努力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


具体来讲:


一是推出了一批提升工作效能的举措。创新推行“处级领导5件事”“部门3件事”和年度任务清单制度,把上级要求的、区里重点推进的任务,以清单化的形式固定下来,30位区级领导牵头认领150项重点工作、挂钩42个重点项目,形成了重点工作一项一项推动、一件一件落实的良好局面。区级领导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实行重点工作集中挂联一个乡镇(街道)制度,每月至少下沉一线1次,今年以来到基层解决矛盾问题460余个。用好用活考核“指挥棒”作用,对作风效能考评,对排名末位的2家单位进行综合研判,确定“待岗诊治”对象,采取全区通报、诫勉谈话、待岗培训等方式进行“诊治”,有效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躺平”思想。改进重点工作督办方式,推行“126+N”大督查制度,实行“白黄红”三色督查预警机制,确保任务一部署、迅速督促抓落实,任务一完成、马上就反馈。创新开展“效能古城·现场问效”行动,采取领导调研问效、督查问效、媒体问效3种方式,一线掌握工作动态、了解群众需求、推进工作落实,目前已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系列问效行动。

中共古城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戴云鸿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古城区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今年年初的区委五届二次全会,区委把2022年作为“作风建设年”,省里提出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率先垂范,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结合古城区实际制定出台了《古城区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十二条措施》,明确领导干部“五严禁”、推动落实“四不准”、常态长效“三机制”,以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助推本领提升、工作提效、发展提速。


丽江日报记者提问:古城区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推出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哪些新成效新提升?


我们始终坚持增强平安法治古城建设战斗力。严厉惩治黑恶犯罪,侦办涉黑涉恶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4人。全区刑事案件立案数、命案发案数持续下降。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整合接入社会监控7837路,全面提升了治安防控能力。

十年来,古城区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奖“长安杯”。2021年,古城区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为96.57%,全省排名19位,执法满意率为98.78%,全省排名第2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征程,古城将在更高层次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守护好这座和谐文明开放的家园。

回答完毕,谢谢!

我们始终坚持增强平安法治古城建设创新力。通过“智慧+网格化”源头化解社会矛盾,全力打造三级综治中心87个,构建“大数据+网格化+任务巡查”闭环工作流程,收集上报化解各类问题超11万件次。通过“智慧+信息化”推动社会治理关口前移,研发重点行业及流动人口管理“智慧码”,4000余家出租房拥有了电子身份证。通过“智慧+云解纷”助力高效便民,建立社区云解纷调解室,推进远程开庭、司法确认等工作智慧化。


我们始终坚持增强平安法治古城建设执行力。在束河古镇设立全国首家旅游专门法庭,及时、公正、高效地审理好涉旅纠纷案件。建设全市首家社区法治服务中心,将24小时警务服务超市等资源整合到顺和社区。


十年来,古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总要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古城。


我们始终坚持增强平安法治古城建设向心力。建立调解组织185个,招募红袖标志愿者4000余人,组建联防组织70个,打造黑龙潭公园法治文化长廊、大研古城法治文化广场等7个普法宣传大舞台,促进基层治理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转变。

中共古城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李康回答: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下面由我简要介绍十年来平安古城法治建设的具体做法。


新华网记者提问:作为一位市民,最近几年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这里生活很有安全感,相信古城政法机关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能否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感谢阿辉区长的发布。

接下来进入今天发布会的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未来五年,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抢抓国家、省系列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产业聚集优势,扎扎实实办好古城区的事,团结奋进、不负时代,努力谱写古城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不负时代的满意答卷。

我们将顺应人民期待,追求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稳定就业、优质教育、健康古城、品质养老”古城品牌,切实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努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我们将坚持绿色理念,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品牌。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市政道路、老旧小区改造、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等提升改造,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努力把古城区打造成“一街一景、四季花开”的国际花园城市。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不断提升智慧化、网格化管理水平,争当全省智慧城市示范区、基层治理示范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居民收入均衡化,争当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系统抓好治水、治气、治土,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我们将坚持开放创新,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滇西一体化、“三廊一圈”建设,加强与友好城市和周边县市区交流合作,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统筹“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人民群众发展期盼,优化“一核两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构建文化旅游业和绿色农业、商贸服务业、生态养殖业、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1+5”千百亿现代产业新体系。


过往十年、皆为序章。历届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努力、各族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让古城区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征程再启、未来可期。我们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丽江现场办公会提出的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个定位”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为抓手,说实在的话,做务实的事,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深入落实省委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要求,启动“争一流、促跨越”行动,推动古城区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十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努力建设“城在绿中、人在花中”的国际花园城市,古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城乡更宜居;突出示范引领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培育出“新老丽江人”共筑共建的文林村经验、家家户户主动“拆、清、退”的普济村经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增收”的贵峰社区经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10+n进”活动,同心同向谱写民族团结之花;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面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营造了和谐安定的平安古城新局面。


我们始终重特色、扬优势,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全力保护古城、建设新城,保障民生、服务游客,取得了破局突围、全面向好的发展局面。


我们始终勇担当、重实效,敢于定调,科学决策,有所为有所不为,认准了的事,积极创造条件大力作为,不该做的事,坚守原则底线坚决不做,在疫情防控、旅游市场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等急、难、险工作中苦干实干,塑造了求真务实、善作善成的干事氛围。

十年来,我们一门心思干事,转作风、办实事,干部队伍担当务实。


我们始终讲政治、守规矩,将不作为、慢作为当成腐败来惩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找准了方向、走对了路子,745个党组织12924名党员凝聚力不断增强,塑造了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古城形象。


我们始终顺民意、办实事,时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坚持民生无小事,谋小细为,积少成多,办成了一批又一批好事难事,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社会保障更全面。累计发放救济救助资金2.8亿元,城乡基本医疗、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8%、96.34%。建设公租房1192套、廉租房300套,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特色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居民户适老化改造1011户,建设、改造居家养老服务场所116个,古城区被列为云南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实现老有所养。


脱贫攻坚有质量。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7.3亿元,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深入实施“三个一百万”脱贫攻坚惠民工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9户1846人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年来,我们一心一意服务,做小事、办好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教育医疗有提升。我们持续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人力、物力、财力优先投入教育发展,建成祥和学校、文荣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18所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幼儿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称号。持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区一中晋升云南省一级二等高中,引进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文林实验学校等民办学校在古城区办校。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区人民医院一期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顺利通过二甲综合医院评审验收。众志成城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动员全社会深入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疫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在全省率先实现“双清零”。家庭医生签约3.5万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设施更加完善,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肝等传染病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健康古城建设稳步推进。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我们千方百计招项目、引投资、建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构筑现代综合交通网,大丽高速、鹤关高速、华丽高速、丽香高速建成通车,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古宁高速、丽香铁路加快建设,大丽攀铁路、拉伯至大东高速纳入规划,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新建城市道路11.4公里,改造提升18条城市干道,全面打通城市断头路,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建成丽江古城特色小镇、祥和商业广场等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等废弃物处置项目全面投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施金足水库、金安桥库区提水、丽江坝水资源循环利用、黑龙潭补泉等重点水利项目,建成一批中小型库、塘、沟、渠等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城市用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只有营商环境好,民营企业强,古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有希望。我们始终把市场主体当成一家人,努力形成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出台一系列接地气的惠企发展政策措施,定期召开企业发展大会,拿出真金白银兑现企业奖补资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办企业、项目投资审批、用水用电用气等审批时限不断压缩。首创“5+2”政务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本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定期举办“政银企”交流活动,建立信贷引导资金担保机制,解决好“融资难”问题。全区市场主体达5.65万户,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85.6户,千人拥有企业37.6户,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十年累计引进外来投资627.5亿元,签约重大项目53个,协议资金达660.6亿元,其中8个项目建成投产,29个项目加快推进,落地转化率达62%。


十年来,我们一点一滴积累,抓项目、强支撑,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深化改革释放活力。我们努力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纵深推进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农业农村、财税管理、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组建古城区投资控股集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区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全面完成,荣获“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称号。

工业迈向集约化。我们坚持绿色循环发展,打好“绿色能源牌”,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和天然气产业,龙源风电、一鑫能源等项目落地古城区,清洁能源发电总量达122.77亿千瓦时,丰富的清洁能源吸引了一批优质工业企业入驻。推动传统工业提档升级,西南水泥等传统建材产业技改生产线建成投用,文化干地坝片区成为绿色建材聚集区。大力引进新型工业,一鑫能源、朗德啤酒等工业项目落地投产,金山高新区初具雏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至15家,十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9%。


农业迈向特色化。我们坚持以城带乡、以旅哺农,大力发展“花、果、蔬、药”等符合古城区实际的农产业,走高原特色农业之路。确定花卉产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国内高端鲜切花基地——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建成投产,被列入全省5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之一,培育出“丽江的花”知名品牌,花卉产值达2.4亿元。结合坝区、山区、金沙江河谷不同地貌和气候特征,大力发展红水塘苹果、七河四季草莓等优质农产品。推动养殖业规模化、集成化发展,畜牧业产值达6.2亿元。打好“绿色食品牌”,实施高标准农田11.3万亩,培育“三品一标”78个。农产品从初级产品到粗加工,再到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23:1提高至1.9:1。

旅游迈向全域化。走过十余年旅游辉煌路,在面对旅游业结构单一、无序竞争、管理混乱,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的情况下,我们痛定思痛、下定决心,铁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构建“1+5+N+1”全新综合监管模式,创新推出“30天无理由退货”、旅游“红黑榜”、“三位一体”诚信评价体系,国家文旅部撤销黄牌警告,旅游形象重获新生。开展文物活态化保护利用,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62处、非遗项目283项、非遗传承人166人。以“旅游+”为引领,康养旅游、“沉浸式”旅游、体育旅游、星空旅游、红色旅游等业态蓬勃发展,4A级以上景区实现管理服务智慧化,“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十年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育产业、谋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从2012年到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由81亿元增加到197.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1亿元增加到11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000元增加到46,71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8400元增加到23,017元,城镇化率达81.35%,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古城处处展现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古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各族群众砥砺前行、团结奋斗,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古城区是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自古以来是纳西、汉、藏、白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幅员面积1262.78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街道),65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8.8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57.67%。古城区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璨夺目,拥有丽江古城、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三江并流”3项世界遗产以及“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水城”。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受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苏武同志委托,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十年来古城区的新发展、新变化。我代表古城区委、区人民政府,向社会各界和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古城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党委新闻发布,第二阶段请行业代表讲述他们十年来的奋斗故事。

第一阶段有两个议程。首先,进行党委新闻发布。有请中共古城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阿辉先生发布新闻。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驻丽新闻单位和市内各级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是:

中共古城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阿辉;

中共古城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李康;

中共古城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吴少翔;

中共古城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戴云鸿;

古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唐天浩。


发布会由丽江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杨和香主持。


“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古城区专场发布会正式开始。


【直播】“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古城区专场)
【直播】“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古城区专场)

观看量:6835 次
https://ljfb.c.lijiangtv.com/index.php/viewer/showEvent/ec6ea9bf767673f8748b86a77a6e8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