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党的二十大以来,丽江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使农村地区能够与城市地区实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不断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正实现“富脑袋”“富口袋”同步。希望媒体朋友全面报道好今天发布会的内容,为全面提高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踊跃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嘉宾的精彩发布和耐心解答。

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是群众生命线工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重点实施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在下一步的具体工作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切实提高站位,增强底线思维,主动履职担责,努力把此项工作做成“暖心工程”!

四是同步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同步进行厨卫入户、人畜分离,人居环境得到了同步提升。

五是住房保障工作得到肯定。2019年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9〕20号)通报了丽江市永胜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并给予500万的奖励资金;2019年、2020年中国建设报分别对永胜县、宁蒗县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成果作了宣传报道。2021年4月30日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丽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科“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三是建立并执行农村房屋动态监测机制。第一,制定了《丽江市农村易致贫返贫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实施方案》,通过细化监测方式、相关措施,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得到监测,并及时解决发现问题。第二,会同财政局、民政局、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丽江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第三,推广使用“政府救助平台”,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有困难的,可在“政府救助平台”找政府APP上提交农村危房改造申请,经对象认定和房屋安全等级鉴定后,通过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等方式解决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第四,建立了“一月一研判”会议制度,与乡村振兴局、民政等部门每月召开一次“一月一研判”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最明显的成效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程,显著增强了农房抗震防灾能力。2022年1月2日宁蒗县永宁镇发生5.5级地震,2024年6月26日永胜县羊坪乡落雪坪村发生4.5级地震,经住建部门专家开展震后房屋评估,加固后的农房基本完好,没有出现倒塌情况。这是继2021年5月21日大理漾濞“6.4”级地震后,对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又一次检验,改造后的农村民房真正成为了群众的“保命房”。

一是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农村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住房基本安全稳固得到保障,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4.20亿元,实施了13.5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受益人口约54万人,农村贫困群众居住条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贫困人口“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愿望得以实现。

二是推动农房建设质量整体提高。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建立了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农村房屋建设相关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农房抗震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切实提高了农村房屋质量水平。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绍林: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认真落实行业部门责任,具体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工作落实中,我们践行“三法三化”措施,从严、从实推进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成效。

丽江读本记者提问: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底线任务,请问丽江在“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三是规范殡葬服务。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制度,杜绝诱导式消费服务行为。指导各县(区)召开殡仪馆延伸服务项目、价格论证会,对殡仪馆延伸服务项目及价格实行审批制和清单化管理。建立电话回访制度,定期向丧属了解殡仪服务情况,纠正和整治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实行“殡葬宣传月”制度,主动联系媒体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政策措施,积极倡议文明殡葬、绿色殡葬,提倡厚养薄葬、文明办丧等。提高了群众对殡葬改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将殡葬改革工作作为全市的重大改革事项和重要民生工程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丽江市殡葬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将惠民殡葬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利用福彩公益金等支持殡葬改革相关工作。把殡葬改革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严格考评,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二是完善服务设施。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实施殡仪馆设施设备提质改造,实现殡仪馆县域全覆盖。持续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建成乡镇级公益性公墓51个,为全面执行火葬区遗体火化和骨灰规范安葬政策打牢硬件基础。

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 和丽磊:

感谢您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殡葬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作为职能部门之一,我们积极履行殡葬改革主管部门职责,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我市殡葬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殡葬改革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殡葬改革的主力军,民政部门是如何推进的?

二是推行“社工+”服务模式开展辅导服务。古城区引进社工机构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每周两天在古城区婚姻登记中心值班,提供婚姻辅导服务。玉龙县引入玉龙县黑籽儿社会服务中心等专业力量,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

三是积极倡导文明婚俗。全市470个村(社区)均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在农村广泛开展婚事简办新办宣传教育,旗帜鲜明抵制包办婚姻、早婚早育、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2024年,成功举办纳西族传统东巴婚礼,“520”、“七夕”集体婚礼,“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将传统礼仪与时代新风完美融合,广泛传播婚礼新办、婚事简办正能量。组织“文明婚俗 为爱减负”特色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举办简约而温馨的婚礼,婚宴更加注重节约和环保,公众对婚俗改革的支持度和关注度不断提高。

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 和丽磊:

感谢您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近年来,丽江市民政局认真落实《丽江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实施意见》,在婚俗改革方面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创建文明、和谐丽江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优化乡镇婚姻登记点布局,全市婚姻登记机关从原来的58个减少到25个,定期开展婚姻登记业务培训,婚姻登记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华坪县建成3A级标准的婚姻登记场所,玉龙县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其它3个县(区)公园式标准化婚姻登记场所建设。

新华网记者提问:

在落实乡村振兴“乡风文明”要求中,丽江在婚俗改革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六是积极落实就业帮扶政策。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开广泛开展脱贫人口跨省务工交通补贴发放工作。2024年发放脱贫人口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1.5379万人,共计1537.9万元。

七是开展“稳定后方”服务活动。针对在外务工人员困难群体及返乡人员群体,开展节前走访慰问,对实际困难较多的留守家庭,优先保障就地就近就业。慰问走访脱贫人口123人。

四是大力扶持脱贫人口返乡创业。通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互动,帮扶有创业意愿人员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9月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脱贫人口12人,发放贷款202万元。

五是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广泛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组织开展脱贫劳动力培训22418人次。

二是加强就业帮扶车间扶持。对就业帮扶车间实行动态管理,符合条件的及时进行认定帮扶。共认定就业帮扶车间21个,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710人。

三是强化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按照“谁开发、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托底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低收入人口6952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杜玉彬: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持续实施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全力开展就地就近就业与对外输出工作,举办25场次集中欢送仪式,开行专车、专列、包机46(趟)次,通过“点对点”“一站式”向省外输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72人。


丽江读本记者提问: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人社部门主要提供了哪些就业帮扶?

以永胜县参保患者36岁的李某为例,作为家里的主劳力,他与年迈的老父亲相依为命。2023年初李某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肾衰竭,治疗费用高达11万元,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仍需负担3万多元。永胜县医保局在3月份的高额医疗费用预警动态监测中发现了李某的就医情况,报经乡村振兴局认定其符合救助条件并识别为突发严重困难户,同时纳入低保对象进行兜底保障,县医保局对其合规自付部分按70%的比例提供二次医疗救助,帮助其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50万元,综合报销9.6万元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1.32万元。永胜县防贫监测对象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永胜县防贫监测对象帮扶资金管理使用方案》文件规定再帮扶0.66万元,个人负担降到0.66万元,有效减轻了其医疗费用负担,确保其就近就便接受门诊血液透析治疗,稳定了病情。

市医疗保障局三级调研员李云枫: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及时参保并规范享受待遇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障。基本医保是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机制的第一颗纽扣,只有参加了基本医保,遇到重大疾病时,基本医保才可以报销,后续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直至丽江惠民保等重要保障也才有着力点,才帮得上忙;如不参保缴费,只要发生一次费用较高的住院,就极有可能因为没有医保报销而让一个家庭处于困境,并且医疗救助、丽江惠民保都无法实施保障,一家人势必因病返贫或致贫。而只要参保缴费了,大病患者将被高额医疗费用监测机制主动发现并及时救助,在医疗费用方面将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再辅以民政等部门的兜底保障等机制,可切实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同城网记者提问:

对于广大城乡居民来说,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好自己的医保权益,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市医疗保障局三级调研员李云枫:

全市医保工作始终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这一目标持续发力,在常态化抓好应保尽保、规范落实基本医保三重待遇保障、一站式便捷结算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额医疗费用预警监测机制,每月向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监测推送符合支出预警监测标准的对象名单,由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根据家庭收入等认定其是否存在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对存在风险的,医保部门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医保目录内个人自付费用高于6000元的部分,以及非农村低收入人口医保目录内个人自付费用高于1.1万元的部分,在医疗救助限额内再救助70%。此项通过大数据筛查推送存在因病返贫致贫风险人群的监测机制,将医疗救助由过去的“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待遇保障及时精准到位,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目前监测的运行情况看,保障机制运行平稳,待遇保障水平总体稳定:全市脱贫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87%;易致贫返贫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85%;特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97%;低保对象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87%。

同时,市医保局还全力支持并科学指导丽江惠民保,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

丽江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巩固医保脱贫成果是筑牢防贫保障网的重要方面,请问丽江是如何确保广大脱贫人口和乡村振兴监测对象基本医疗有保障的?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绍林: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历史进程中,丽江各族人民群众不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极其富有的智慧建设自己的家园,推崇“敬畏自然 天人合一”“耕读传家 天雨流芳”等返璞归真的生产生活理念,创造了璀璨的文化、积淀了厚重的历史。丽江作为典型的“旅游立市”城市之一,除去为世人熟知的景区景点,还有许多自然、历史、建筑、人文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散落在一区四县。这些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在丽江市旅游升级转型、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具有突出的示范带动意义。

2012年以来,全市共有54个村落分5个批次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玉龙县24个、古城区17个、永胜县9个、宁蒗县4个)。截至目前,我市争取传统村落保护补助资金2.11亿元,实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持续补齐村落基础设施短板,让传统村落更具有村落自身特色,为保护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的成效:

一、村落风貌得到保护。近年来,我市通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和古民居、文物古迹保护、传统村落生态系统治理等工程,既改善了村容村貌,修复了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环境,又保护了特色文化资源。

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结合项目实施,因地制宜采用传统材料对村庄道路进行整修;有条件的村落实施了“三线入地”改造,降低了火灾隐患,减少了视觉污染;结合绿美城镇、绿色社区建设,对传统村落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提升传统村落景观效果和品质。

三、探索村落活化利用。合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结合村落实际,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注重休闲、体验、观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地村庄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更好促进传统村落保护。白沙镇白沙村和玉湖村、龙蟠乡宏文村(三股水)、束河街道普济村、七河乡西关村、永宁镇落水村等均是丽江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较成功的案例。村落的活化利用带来了经济效益,带动了村民增收,形成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样板,在乡村振兴中注入了新活力。

四、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2022年以来,玉龙县、古城区、永胜县分别列为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获得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争取,2024年玉龙县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获得7500万元国家补助资金。目前,示范县项目均在有序实施中。通过示范工作,以玉湖、白沙等发展基础好的村落为重点,打造示范引领,带动其余村落发展,从单个传统村落的“单兵突进”,发展成多个村落或一群村落的“整体推进”,通过传统村落的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推动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机,辐射带动全市农村区域乡村全面振兴。

云南日报记者提问: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行业主管部门,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玉彬: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打造“联企”劳务平台。深入实施人社干部进企挂县稳岗拓岗行动,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就业服务。近三年共组织涉旅企业招聘会26场次,线上发布涉旅企业岗位信息540期;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打造“联景”劳务平台。设立丽江文化和旅游职业培训学校加强从业人员旅游服务技能培训,近三年完成丽江万名文旅人才专项培训5000余人,围绕文旅产业涉及工种(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00余人次,不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水平;依托景点培育了一批劳务机构开展用工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就地就近就业。

三是打造“联农”劳务平台。在全市建成“零工市场”2个、“零工驿站”4个,就业“幸福里”社区2个,满足了农旅企业的阶段性、临时性用工需求,实现了企业用工和村民务工有效联结。

四是打造“联商”劳务平台。围绕旅游业着力打造“宁蒗足浴”“古城演艺人”等各具特色的劳务品牌,“宁蒗足浴”成功创建为省级劳务品牌,带动就业9200余人。打造独具丽江特色的“丽江创贷”民生金融品牌支持企业就业,近三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19亿元,扶持创业1.03万人,带动就业2.1万人。

 

新华网记者提问:

结合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人社部门在促进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下一步,丽江市将制定实施《丽江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规划(2024-2035)》,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七是乡村治理水平后劲更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党支部“扩先提中治软”行动,对全市394个行政村现任村“两委”班子进行调研评估,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49人。做好市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创建,每年评选50个。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向336个村(社区)选派工作队员868名,驻村第一书记330名,选派106名市、县政法干警组成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队,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工作。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全市7个村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3个村镇入选云南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得到统一规范,基层减负反响好。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农村领域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9个、全国文明家庭1户,云南省文明村镇38个、云南省文明家庭10户。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六是和美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乡村振兴示范区“2+6”试点建设成效凸显,经过近3年的努力,拉市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玉湖村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华坪县荣将镇入列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龙头村入列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黄腊老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等荣誉称号。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2+6”试点已引入22个市场主体,计划投入资金40.12亿元,实施122个项目,完成建设106个,竣工项目完成投资31.3亿元,剩余16个正在开展建设。制定实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三年行动方案,市级每年筹措3000万元用于“千万工程”示范村考核奖补。全市村庄规划任务425个,重点推进30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市、县两级均达到省、市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年度任务提前完成。户厕改造、公厕改造、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行政村污水治理、镇区和自然村垃圾处理设施覆盖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截至目前,2024年度计划新增乡镇通三级公路项目已下达上级补助资金1437万元。农村公路计划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525.2万元,新增通畅30户以上自然村64个,新增路面形象进度181.897公里,新增生产能力137.26公里,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形象进度44.74公里。古城区被列入首批云南省级数字乡村试点,正在按照“1+4+N”的模式全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五是金沙江绿色农业发展成色更足。印发实施《丽江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和《丽江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做优做特金沙江绿色农业,全市积极培育芒果、沃柑、软籽石榴、木梨、高原肉牛羊、优质生猪等特色优势产业。2023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生猪、肉牛、羊、木本油料、烟草、花卉、花椒、茶叶产业实现农业产值214.5亿元。一县一业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全市5大“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39.21亿元,较上年126.42亿元,增长10.1%。2024年上半年,全市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84.52亿元,同比增6%上海东方希望生猪养殖项目如期推进,古城区红水塘生猪育肥场存栏生猪28756头,2024年已出栏生猪20264头。探索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组织19家农业龙头企业产品,邀请16个直播团队开展直播带货,通过“网红营销”助推农文旅+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资本下乡全过程监管。2024年,市财政安排“三品一标和涉农专利以奖代补补助资金”147万元。全年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目标任务370户,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5户以上,目前,完成新增2户省级龙头企业和6户市级龙头企业。已完成2023年市级财政对34家省市级新认定龙头企业发放奖补资金200万元。

四是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59元,增长9.5%,增速排全省第2位。2024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70元(比全省高866元),同比增加572元,绝对额排全省第11位,增速7.3%、排全省第7位。


三是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拓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巩固提升,今年以来,教育方面全市无辍学情况发生。医疗方面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保应保尽保,36种大病救治率99.92%,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98.52%。住房方面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开工660户,开工率116.8%。饮水方面完成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或水质提升93处,完成率100%,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1.9%。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到位,综合丽江实情实行差异化监测标准,全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总计4.9万户19.8万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70.34%。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任务超额完成。全市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2.1954万人,认定就业帮扶车间21个。全市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91万人,完成率107.3%。帮扶产业联农带农稳定覆盖。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成效突出,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前三季度人均纯收入增速11.31%。

二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充足有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生产再创新高。2023年全市粮食连续19年增长。2024年全市夏粮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增长率分别为0.45%、0.74%、0.3%。秋粮播种面积148.21万亩,增长2.45%,目前已进入成熟收获期,丰收有望。层层落实种植结构和布局调整任务,全市大豆播种面积4.31万亩,增长14.32%,大豆和油菜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幅明显。全市能繁母猪存栏量8.86万头,规模养殖场90家,处于正常保有量。每年申请市级资金150万元,将猪瘟、蓝耳纳入地方强制免疫,全市生猪生产健康稳步发展。

一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扛稳压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每年召开市委农村工作、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现场会议、季调度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任务,先后制定实施《丽江市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试点方案(2021-2022年)》、《丽江市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丽江市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组织专题研究,及时作出部署安排,带头深入一线调研督导、现场办公、抓点示范;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领衔主抓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和“施工队长”,乡镇(街道)党委书记集中精力扎实抓好农民增收、基层治理、绿美建设等重点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当好乡村振兴带头人。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以严督实考促进责任落实。

自2021年省委、省政府丽江现场办公会召开以来,丽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锚定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定位,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坚决守牢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人才、科技、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着力实现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同大家见面。多年来,媒体朋友们积极报道和宣传推介丽江农业农村工作,为丽江“三农”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借此机会,我代表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对各位记者朋友及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丽江“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荣祥: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请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荣祥先生发布新闻。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部分中央驻滇、省级驻丽,市级主要新闻单位,市内各新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首先,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丽江市委农办主任,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荣祥;

丽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绍林;

丽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玉彬;

丽江市医疗保障局三级调研员李云枫;

丽江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和丽磊。


今天,我们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直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丽江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丽江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不断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能,全面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今天的发布会由丽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杨和香主持。

丽江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专场)正式开始。


丽江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专场)
丽江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专场)

观看量:8832 次
https://ljfb.c.lijiangtv.com/index.php/viewer/showEvent/117a4c28eca794ca8bc096dcb4a4ca67/